陶艺的肌理十分丰富,不同的陶土具有不同的肌理,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创造人工肌理,以丰富的陶艺形态语言,增强艺术表现力。
陶艺的自然肌理就是陶艺本身具有的肌理效果,包括陶土质地的粗细,釉料烧成的自然变化等。
人工肌理是通过各种手段使用各种能创造出肌理效果的工具创造出来的肌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具有丰富的肌理,需要我们注意,留意观察生活,赋予自然物品艺术性的再创造。
肌理是丰富且无限的,如何巧妙的利用肌理会对陶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鲜明个性。以下是通常采用的肌理创造形式。
制作步骤:
一、划:利用工具在泥板或陶艺表面刻划出肌理。有跟多工具可供选择,普通的刷子、锯条、纸板等都可以作为工具使用,只要能划刻出一定肌理的物品都是理想的工具。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也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工具。
二、印:利用各种能印出的肌理的材料在泥板上印出各种肌理,植物、纤维、模板、石块等具有明显纹理的材料都是不可多得的装饰原料,还可以利用手印等进行创作。将制作好的小装饰纹样翻至出多个泥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三、拉:捏住泥条的两端可以拉拽出具有流动干的粗燥肌理。
四、拧:捏住泥条两端朝相反方向扭转就会得到拧的效果以表现出力量感和动感。
五、拍:可以用木板、缠着绳子的木棒。手以及其他工具拍击泥板表面,得到质朴自然、粗犷有力的肌理。拍出来的造型在外力拍打的作用下,形体会产生一定变化,也是在正常条件下无法得到的。
六、磨:泥巴干燥后可以用海绵、布、毛笔等工具对表面进行打磨,出现肌理对比,给人厚实、饱满的感觉。
七、摔:泥巴摔出来的自然效果是手工无法制作出来的。泥巴摔出来的肌理十分有力,瞬间挤压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八、撒:在较湿的泥板上刷上泥浆,再撒上较为干燥的泥巴碎块,是创造肌理的一种形式。
九、刻:干燥的陶艺表面还可以通过刻划的方法得到别样的感觉的肌理效果。刻划不仅在湿坯上能产生多变的肌理,也可以在干坯留下丰富的纹路,而且能产生石刻般粗犷的效果。
十、绞:几种色泥不同不用和肌理不同的泥巴揉在一起产生的丰富而又离奇变化的肌理是绞胎特有的效果。现代陶艺中经常使用绞胎方法进行装饰,尤其是在拉坯成型的创作时利用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