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材料–泥

陶艺材料–泥

黏土是一种富于多样性且容易使人着迷的材料。

它可以被塑造成任何可想象的形态。之后,在高温下变为永恒的形态。不同于其他材质,一旦被送进窑炉,黏土就伴随着不可预见性和神秘感。

它永远不会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且无法保证最终结果。探索未知的领域、发现潜在的可能、拥有更多创作上的自由。

可供陶艺家使用的黏土有上百种之多。它们各有优点与局限性,所以很难选择正确的类型。需要考虑不同的可变因素,比如说使用哪种操作方法,作品是否具有装饰性、功能性或是雕塑感。对烧制的温度和黏土的属性的基本了解,有助于决定使用哪种类型的黏土。

dy032_log01_pic_001

陶泥即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陶土是陶器原料。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高岭石、水白云母、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致,常含砂粒、粉砂和粘土等。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

陶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横山一带。含矿层位主要是白垩系上部粉砂质粘土,第三纪残坡积、冲坡积,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嘴组粉质粘土。矿床(点)取样分析:含二氧化硅65.18-71.86%,三氧化二铝15.02-17.99%,三氧化二铁3.27-6.61%,氧化钙0.75-1.68%,氧化镁0.89-2.07%,烧失量4.19-6.20%。

市面上常见的陶泥及其特性:

  • 精陶泥:无杂质无异味,泥偏红褐色,可塑性强,适合泥塑。可烧制温度:1000-1400度,烧成最佳温度1100-1300度之间。适合拉胚,适合泥塑。
  • 大缸泥:有味道,有小颗粒,属于粗陶,可塑性一般,适用于粗矿仿古,做旧类作品。

dy032_log01_pic_002

  • 满天星灰陶:干净、有细腻小颗粒、无异味,可塑性强,偏灰色,烧成后黄褐色,布满小黑点。

dy032_log01_pic_003

  • 黑陶泥:细腻无异味,无杂质、泥成黑色,烧成浅黄色,可塑性非常高,可做各种细节,例如活字印刷、刻字、胡须、头发等。
  • 红粗陶:有大颗粒,有淡淡的味道,粗陶可塑性好,不合适拉胚,但非常适合雕塑,仿古,烧成后粗矿。

dy032_log01_pic_004

  • 红铁泥:有淡淡的味道,泥成红色,烧制成黑色,可塑性非常好,色泽亮丽。
  • 紫砂泥:偏灰色,烧成后亮白,细腻无异味,粘性强,可做细节部位等。

dy032_log01_pic_005 dy032_log01_pic_006

瓷土、瓷石捣碎后和水之后就叫做瓷泥。

瓷泥也被叫做瓷土、白土、 阁土粉,较正规的称呼是高岭土。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产于江西省景德镇高岭村,由此得名。

《天工开物·陶埏篇》说:“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相合,瓷器即成。”所谓糯米土即指观音土。

dy032_log01_pic_007

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高岭土洁白细腻、松软土状,有着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性质。其矿物成分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脱石以及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

瓷泥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1360℃左右成瓷器,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

高岭土已成为造纸、陶瓷、橡胶、化工、涂料、医药和国防等几十个行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

陶瓷工业是应用高岭土最早、用量较大的行业。一般用量为配方的20%~30%。高岭土在陶瓷中的作用是引入Al2O3,有利于莫来石的生成,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烧结强度,在烧成中高岭土分解生成莫来石,形成坯体强度的主要框架,可防止制品的变形,使烧成温度变宽,还能使坯体具有一定的白度。同时,高岭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粘结性、悬浮性和结合能力,赋予瓷泥、瓷釉良好的成形性,使陶瓷泥坯有利于车坯及注浆,便于成形。如用在电线中,可以增加绝缘性,降低其介电损耗。

陶瓷不仅对高岭土的可塑性、结合性、干燥收缩、干燥强度、烧结收缩、烧结性质、耐火度及烧后白度等有严格要求,而且涉及到化学特性,特别是铁、钛、铜、铬、锰等致色元素的存在,使烧后白度降低,产生斑点。

对高岭土的粒度要求一般是越细越好,使瓷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但对要求快速浇铸、加快注浆速度和脱水速度的浇铸工艺,需提高配料的粒度。此外,高岭土中高岭石结晶程度的差异,也将明显影响瓷坯的工艺性能,结晶程度好,则可塑性、结合能力就低,干燥收缩小,烧结温度高,其杂质含量也减少;反之,则其可塑性就高,干燥收缩大,烧结温度较低,相应杂质含量也偏高。

食用:在旧社会和三年困难时期,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土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人还是要死。饥荒年代因吃观音土腹胀如鼓,无法排便,活活憋死之人不计其数。

市面上常见的瓷泥及其特性:

  • 肉色泥:泥偏肉色,烧成后灰白色,泥偏软,无异味,无杂质。

dy032_log01_pic_008

  • 普通泥:物美价廉,干净、无异味、无毒;泥是奶黄色的,烧成后灰白色,可塑性一般。

dy032_log01_pic_009

  • 中白泥:泥偏奶白色,细腻无异味,烧成后灰白色,可塑性一般。
  • 高白泥:泥偏深灰色,烧成后很白,细腻、无异味、可塑性较好,性价比高。

dy032_log01_pic_010

  • 捏花泥:偏灰色,烧成后亮白,细腻无异味,粘性强,可做细节部位等。

dy032_log01_pic_011

  • 特白泥:泥偏浅灰色,细腻无异味,可塑性好,烧成后特别白,烧成的白色很透亮。
  • 雪泥:偏奶白色,烧成后玉白色,有油脂感,超强可塑性,比赛作品,重要作品常用。

dy032_log01_pic_012

亢俊婷
大艺术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