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凯迪克大奖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2017年凯迪克绘本大奖获奖作品《THEY ALL SAW A CAT》!(中文版已引进,书名《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这是一本有想象力、创造力、可深可浅的优秀童书,并且它还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当你读完书,看到里面不同生物眼中的猫样子各异时,自然而然会问你的孩子,他们眼中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几乎是一定的:和你想的不一样。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们这种独特性,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别习惯性用自己的视角去判断孩子的世界。

原版书的语言美如诗,特别适合朗读;绘画有匠心,一些细节非常适合互动。故事简单,但极为有趣,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很多,甚至可以说这是思想性极强的佳作,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思考一些有趣的哲学问题。它的层次性意味着小孩子能从故事里获得简单的快乐和关键的知识,而大人们则会从中看到更深刻和本质的东西。

绘本的第一页就是一个大跨页:一只猫咪正在满世界溜达,它长着胡子、竖着耳朵、还有一双可爱的毛爪。

接着一个小孩看见了它:

图片来源于youtube该书宣传动画

在孩子眼里,猫咪胖乎乎、圆滚滚还很可爱。这差不多也是小朋友眼中的猫的样子吧!再翻一页,是狗狗看见了它:

图片来源于该书宣传动画

俗话说“狗眼看人低”,也有传说说狗看东西时,都是把大东西看小、把高东西看矮。所以,你看到在狗的眼里猫是很瘦的一只。

在鱼缸里金鱼的眼里呢,猫咪又变成了这样子:

图片来源于自该书宣传动画

经过鱼缸和水的过滤后,猫咪的形象在金鱼眼睛里是这样模糊的轮廓。

你再来看,这只猫在蛇的眼里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图片来源于自该书宣传动画

那是因为有颊窝的蛇能看到红外光。

除此之外,书里还写了狐狸,还有一只老鼠, 一只蜜蜂,一只鸟,一只跳蚤,还有一只臭鼬,一条虫子和一只蝙蝠。

在这些动物眼中,同样是一只猫,可看到的猫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绘本上展示的是他们各自认为的猫的形象。我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老鼠眼中的猫:

老鼠眼中的猫

毛茸茸的小爪子伸出了尖尖的指甲,目光狰狞,牙齿也非常尖锐。整个背景颜色大红色,也让人非常焦虑。老鼠见了猫,可不是就很慌张嘛。

蜜蜂眼中的猫

蜜蜂的眼是复眼,所以它视觉的分辨率极低,眼中的世界是非常模糊的,因此看到的猫咪,就像透过马赛克玻璃看到的那样!

所有动物都见过猫咪以后,全书以猫咪在水坑里看到自己的倒影结束:

猫咪眼中的猫咪是什么样子的?

凯迪克大奖评委会如此评价这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大意):

一只猫在世界上溜达,为周遭的生物提供了一个个充满惊喜的探索视角。绘本出色地表现了人和小动物们看到一只猫时具体的感受和认知。作者用一系列艺术手法,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对猫的认知,存在于每个观察者的心中。

这书的细节丰富。和孩子们一起读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可以教小一点的小朋友辨识圆圈、线段、波浪线、还有三角形等图形。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应该是作者故意为之,后来去外网查资料,果然是这样的。这本书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绘画元素是可以用来互动的。

颜色、形状方面的细节很多

可以让孩子把它们找出来

一些情绪的东西也可以给孩子们讲,比如孩子眼中的猫,它是放松的、喜悦的,它的身体紧贴着孩子的腿,而且尾巴还盘住了孩子的裤子。对应的,老鼠眼中的猫就恐怖多了,整个的背景颜色也用了红色。如果有心,完全可以给孩子讲讲颜色与情绪的关系,比如冷暖色,以及各种颜色引起的人的感觉等等。

这书毫无疑问也是科普好书,其中每一种生物眼中的猫都是不同的,相信很多小朋友会问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这个过程你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下真实的原因。让他们知道原来动物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呀。

岁数如果大一点的孩子,悟性又好,就可以跟他分享一下你的哲理体悟了。可以认真地讨论一下为什么说:对世界的认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就像《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画的那样,既然猫咪在人眼里肥,狗眼里瘦,蜜蜂眼里模模糊糊,那么真正的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延伸开来,真正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看到的会是真的吗?或者哪怕聊一聊色盲也是好的:就算是同是人类,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充满差异!世界也许是客观的,但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是主观的。

 

 

文章转载自“绘本森林”

旋风小记者
大艺术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00号